昨夜,我市終于迎來久旱后的第一場大雨,城區內的旱情得到緩解。而在渭清路的西部生態公園卻是別樣景致,雨前的鵝卵石小道變成碧翠般的小溪,為整個城市增色不少。這是我市“四縱四橫”改造期間第一次引入“旱溪”造園手法,打造城市植物群落生態綠道,使園林景觀生態化、功能化,出現旱季為景,遇水為溪,鳥語花香的和諧風光。
晴空萬里時,它是由鵝卵石小道、天然原石和沿岸花木組成的自然美景。大雨傾盆時,是碧翠的小溪與兩岸植被相得益彰的景致。這就是我們西部生態公園的“旱溪美景”,在晴空萬里與大雨傾盆之間不斷變化,是渭南人不斷創新、適應城市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能力的體現。
從華山大街至渭富橋6公里范圍的西部生態公園位于渭清路東側,無論晴空萬里還是大雨傾盆,呈現給渭南市民的都是風情萬種的的美妙風光。